|
先说个人背景:
家在北京,女生,但是家庭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父母都很本分,北京只有一套房子用于出租。 我本科在北京,研究生在美国,刚开始也没什么目标,我一直是逃避烦恼,逃避思考大问题的人所以就理所当然的决定:“毕业以后先在美国工作两年再回国”,也是楼上很多人提到过的典型思维。因此毕业后开始在美国大城市工作,工作不错,收对我来说挺高的了,10W。H1B工作签证有,公司也在帮我走申请绿卡程序。
现在工作快要三年,从工作快两年开始就不那么确定我的未来了,陷入了很深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也开始人生第一次认真思考未来:回国还是留下。当然了,和所有人一样,之所以会开始纠结这个问题那肯定是想回国了,不然谁会没事自己折磨自己呢。
以下是我的个人原因:
首先我真的很想家,因为疫情已经快三年没有回国,北京什么样都忘得差不多了。在美国我和很多留一代一样,过着很独立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自己行动,朋友之间就是偶尔电话聊聊天或者见面聚聚餐,没那么多人事物需要操心,也没那么多人事物需要我。活的相当自由无压力,我觉得我这段时间的生活可能是我这一辈子最自由的两年了,很可能也后无来者。相伴而来的是孤独,过去一年看了很多书来修心,去承认孤独是人生的本色但还是没有做到坦然接纳。工作上压力不大但是也没有很大的兴趣,找工作那会儿我的策略是career fair上给sponsor的大公司都投,去哪个都行。我现在的公司就是第一个录取我的,所以做现在这个行业和这个职位也是我自己没有预设的,就这么干了快三年。每天就是用责任心在坚持,也为了得到不错的报酬。我明白这很正常,和我一样工作为了混口饭吃不是热爱得人也大有人在。我不是一个有高大上梦想的人,没有需要回国实现的抱负比如自己创业干一番事业什么的。对回国的期待是可以试试去我喜欢的行业从零做起,也可以用我现在3年的工作经验在行业内跳个槽,关键就是可以陪陪爸妈,和朋友们时不时的出去玩,毕竟国内的文娱产业是真的丰富。再这样下去我也有点担心我会过于抑郁,回国还有一件事就是想看病和医生交流。在美国有约医生一对一聊了3-4次 不过作用可能还没有我自己读书好。这个事可能也是看自己吧,回国医生也未必帮得了我但是至少可以把我从一个人的孤独怪圈里拽出来些。年龄我认为是个伪命题,只是社会上我们用于区分和认识别的个体的工具,所以我不会把这个纳入我的考虑范围。比如一些”30岁之前应该如何如何“的论调。婚姻我持开放态度,没有特别强烈的欲望在任何地方成家,一直自己过也可以,毕竟两个人一起要适应和牺牲的东西太多,我怕孤单但是更怕大喜大悲。
综上,
我开始很认真的思考回国,优柔寡断是我一直以来的特征,所以我给了自己最后6个月的时限。6个月后要不踏上飞机,要不签下新的公寓长租然后留下来。
虽然未必还有人能看到我这条回复,不过还是希望任何看到的朋友和我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