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消息!由福建省科技厅立项支持的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成果——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以下简称“鼻喷疫苗”),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同意,于12月2日获得批准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

该款“鼻喷疫苗”由厦门大学牵头,联合香港大学、北京万泰公司共同研制,是我国布局新冠疫苗应急攻关的五条技术路线之一,也是全球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鼻喷疫苗”。
据介绍,该疫苗采用经特别改造以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双重减毒甲型流感病毒作为载体,插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RBD基因片段研制而成。流感病毒具有与新冠病毒(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高度重叠的从鼻腔开始的全呼吸道易感细胞解剖分布特点,因此该疫苗通过鼻腔喷雾方式接种可以模拟病毒自然感染方式在呼吸道形成预防新冠病毒入侵的第一线免疫屏障,且与肌肉注射式新冠疫苗诱导全身性保护的机制彼此互补,有利于形成更全面的保护。
研究显示,该“鼻喷疫苗”可诱导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固有免疫和训练免疫等多维度保护性免疫应答从而发挥广谱保护效果,因此基本不受病毒抗体逃逸突变的影响,对原型株或是包括奥密克戎BF.7、XBB、BQ.1.1变异株在内的迄今各主要变异株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强度相当。

该“鼻喷疫苗”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包括未免疫任何新冠疫苗人群,以及既往已接种过1针、2针或3针其他新冠疫苗人群,均接种两剂(间隔14天)。
数据表明,不论用于无免疫史人群的基础免疫还是有免疫史人群的序贯加强免疫,该“鼻喷疫苗”对于奥密克戎株感染导致的COVID-19均可产生良好的保护效力,60岁以上人群保护效力不弱于18~59岁人群,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据悉,该“鼻喷疫苗”于2020年8月27日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经过努力,“鼻喷疫苗”陆续完成了国内Ⅰ期、Ⅱ期和拓展临床试验,海外Ⅲ期临床试验也于今年10月7日揭盲。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宁邵团队表示,该“鼻喷疫苗”具有快速起效、持久保护等特点,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各种关切突变株具有突出的广谱保护优势,且接种方式便捷无痛,民众接受度更高,有助于大幅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
<hr/>【爱生活的科研狗】专注个人成长和科研入门。
(小编微信 和 小编的科研入门课)
版权申明:
本文来源:综合福建日报、“厦门大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致敬作者;欢迎转发分享。
本号的原创和转载文章,均为交流学术、分享信息;部分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立场;如若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积极处理。
公众号“思可优V爱研究”可以直接跳转我们的知识库比如【科研磨刀石】读书会、“科研入门知识库”、“个人成长知识库”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