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603288)陷入“添加剂国内外双标”舆论风波。受此消息影响,海天味业股价开盘跌近8%,市值蒸发超300亿元。同期千禾味业一字涨停,封单达84万手;中炬高新高开3.5%。
据了解,9月份,围绕海天味业食品添加剂等话题在部分社交平台及短视频逐步发酵,舆论称海天在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而国外售卖的酱油零添加,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质疑海天酱油国内国外产品内控存在“双标”,以及其食品添加剂安全性。
针对相关于舆论质疑,海天味业于9月30日发布了一份严正声明,表示公司所有产品中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国内相关标准法规要求,另外委托专业律师调查取证,追查恶意造谣者。
10月4日晚间,海天味业官方微博再度发布声明,指出海天产品的内控标准要求,大多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同一品质的产品,国内国际的内控标准都一致。海天味业表示,用所谓“双标”来挑起消费者和中国品牌企业的矛盾对立,不仅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更会严重影响“中国造”的世界声誉。
继两次发布声明后,10月9日晚间海天味业发布澄清公告,指出在国内外公司均有销售含食品添加剂与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并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公司国内的产品线种类更为丰富。
今日,海天味业开盘股价跌近8%,盘中一度跌超9%,市值蒸发超3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海天味业在A股资本市场有“酱油茅”之称,自2014年2月11日登陆上交所后,公司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直至2021年业绩增长失速,而海天味业的股价自2021年初以来跌超40%,市值蒸发近3000亿元。 |
|